北京大学|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书记、院长信箱

后继有材

首页 > 后继有材 > 正文

后继有材 | 2024年度博新计划入选人物

发布者:  时间:2024-11-30 11:12:21  浏览: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关于开展2024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含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申报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4〕32号),经专家评审,遴选出500名拟入选人员,其中北京大学(不含医学部)入选25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选1人。

汪鑫,2023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面向国家双碳重大需求的低成本、低能耗催化制氢材料研发,聚焦于低维电催化材料原子级缺陷精准调控。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Chem. Rev.、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中,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2篇入选期刊封面论文,单篇最高被引量达642。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奖章、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等荣誉。

汪鑫博士期间在张跃教授与康卓教授指导下,发展了温和液相刻蚀、可控等离子轰击、金属位点靶向钝化等多项原子级缺陷精准调控策略,提出了单原子空位缺陷催化思路,建立了系列原子级缺陷活性基元协同序构模式,探索了机器学习辅助多活性位点构型理性设计,克服了过渡金属基解水催化材料本征活性位点数量匮乏与功能单一的制约,实现了电催化解水产氢性能突破,为工业化高效绿色制氢提供了多样备选催化材料体系与技术方案参考。

受到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资助,入站后继续聚焦低维度、高活性电催化材料的精准可控制备与构效关系研究,主要围绕数据驱动活性基元序构高效设计、严苛服役工况缺陷构型演变、亲水疏气大面积电极研制等内容开展系统研究。